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近期,稳定币领域迎来诸多关键进展,监管层面动作频频,市场应用也在持续拓展,对全球金融格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美国方面,特朗普签署《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》(《天才法案》),为稳定币监管定下基调。法案要求稳定币 100% 锚定美元资产,发行商需持有足额美元或美债作为储备,并定期接受第三方审计、披露月度流动性报告。这一举措旨在巩固美元在全球的势力范围,通过稳定币吸引资金回流美债市场,缓解美债危机。例如,稳定币发行商每月需公开准备金组成,市值超 500 亿美元时要接受审计,以增强透明度和市场信任。
与此同时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,建立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制度。香港金管局发布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等文件,确立全面监管框架,涵盖储备资产全额支持、发行与赎回机制、风险管理等内容。持牌人须确保储备资产市值不低于稳定币流通面值,实缴股本不少于 2500 万港元。与美国不同,香港稳定币允许多币种储备,有望吸引更多非美元资产发行方。
在市场应用上,稳定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愈发普及。在阿根廷和尼日利亚等饱受高通胀困扰的国家,泰达币(USDT)已成为企业进口支付和居民储蓄的重要替代工具。数据显示,阿根廷 40% 的储蓄转向 USDT,尼日利亚每年接收加密货币超 590 亿美元,2024 年有 33% 的尼日利亚人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或储蓄。菲律宾政府允许居民用泰达币缴纳社保,土耳其在全球稳定币交易量占 GDP 的比例中位居榜首,当地民众倾向用泰达币对冲里拉超发带来的贬值风险。
然而,稳定币的发展并非一片坦途。其监管执行面临挑战,资金跨境流动的匿名性增加了监管难度,容易滋生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。同时,稳定币自身也存在风险,如发行方储备资产不足、智能合约漏洞等,可能导致价格脱锚、投资者资产受损。此前就曾出现稳定币价格暴跌,让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情况。
随着稳定币市场的发展,投资者需保持谨慎。一方面,要密切关注监管政策变化,确保参与的稳定币项目合规;另一方面,需深入了解稳定币发行方的背景、储备资产状况,评估潜在风险。稳定币在监管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,未来走向仍充满变数,但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正逐步显现,值得持续关注。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