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
鱿鱼币央视曝光:蹭热点骗局的崩盘真相与风险警示

 

“鱿鱼币央视曝光” 的背后,是权威媒体对虚拟货币 “蹭热点” 诈骗套路的精准揭露。尽管央视未直接以 “点名曝光” 形式报道,但中国青年网、澎湃新闻等央媒矩阵早已深度拆解鱿鱼币骗局,还原其借网剧热度炒作、5 分钟卷走数百万美元的诈骗全过程,为公众敲响虚拟货币投机的警钟,需从骗局本质、操作套路与监管态度三方面认清危害。

从骗局本质看,鱿鱼币是典型的 “无价值蹭热点” 诈骗道具。2021 年,借奈飞《鱿鱼游戏》爆火之势,骗子虚构 “鱿鱼币” 及关联游戏平台,宣称代币可参与模拟剧集的闯关游戏、质押能获高额返利。但该币种无任何技术支撑与实体关联,官网注册不足一月、白皮书满是文法错误,创始人身份完全匿名,所谓 “与奈飞合作”“上线知名交易所” 均为谎言,与此前虚构 “央视表扬” 的虚假宣传套路如出一辙,核心目的就是利用热点制造投资假象。

央媒曝光的鱿鱼币骗局套路极具典型性。骗子先通过 “1 秒售罄”“24 小时暴涨 2400%” 的虚假数据制造稀缺性与盈利预期,吸引投资者入场;随后设置 “反倾销技术” 限制代币出售,实则阻断用户离场通道;最终在币价飙升至 2861.8 美元时突然砸盘,5 分钟内跌幅达 99.999976%,4 万投资者账户近乎清零,创始人则通过匿名协议转移资金跑路,涉案金额超 210 万美元。这种 “拉涨砸盘” 的 “抽地毯” 骗局,与虚拟货币领域的 STC 币、Pepe 币炒作逻辑完全一致,均以收割散户为最终目的。

更关键的是,央媒曝光同步传递了监管层的明确态度。鱿鱼币崩盘后,经济日报等权威媒体援引十部委公告强调,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,相关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。这类骗局之所以频发,正是利用了虚拟货币匿名性强、跨境监管难的特点,骗子可轻易隐匿身份逃避追责,这与 OKX、抹茶等非法平台的监管漏洞本质相同。而参与此类交易的用户,不仅资金损失无法追回,若涉及资金流转,还可能像 “U 币” 诈骗案中的涉案人员一样,因关联非法资金被追究刑责。

法律层面的惩戒早已明确。为鱿鱼币这类诈骗代币引流、提供交易渠道,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帮信罪;参与投资造成的损失需自行承担,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均被认定为无效。2025 年数据显示,涉虚拟货币诈骗的账户冻结率超 80%,用户维权无门的案例占比达 95%。

综上,鱿鱼币经权威媒体曝光的骗局,是虚拟货币投机陷阱的典型缩影。公众需牢记 “热点代币多为局,虚拟交易皆非法”,坚决远离任何借热点炒作的虚拟货币,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守护财产安全。

09-25 新闻中心

我们的价值观
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